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Food: Hokkien.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Food: Hokkien. Show all posts

20120917

KL FOOD TOUR . LET'S START WITH HOKKIEN MEE 馬日飲食交流8小時 . 一切從福建面說起

不知不覺已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本地美食了,其實我依然活躍於本地各個飲食熱點,只是有時缺乏了那一點點的衝動,感覺就是還沒遇上一家能給我驚喜、能讓我拍照拍不停的餐廳。雖然個性手工咖啡館越來越多,大搞新意的餐廳也四處林立,但很多都是我光顧一次後就不會再回去的,更別叫我花好幾小時在電腦前寫部落格了(簡直就是蹉跎歲月:P)。包裝新鮮固然重要,但沒有足夠的實力是不足以令食客回頭的,我還是比較喜歡去老字號用餐,有安全感多了。

前幾天,我在面子書上發了一道問題:『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城中哪一家福建麵最好吃?緊急! 』,問題發了還不到三秒鐘,就有許多朋友陸陸續續地回應,大家都向我推薦他們心目中最好吃的福建麵,這實在令我感激不已。其實,身為一位熱愛美食的大馬人,我怎會不知道哪裡的福建麵最好吃呢?沒錯,我真的不知道,不是沒吃過,只是我並不是一位福建麵迷,所以我需要其他真正喜愛福建麵的朋友來給我意見。

根據各方朋友提供的資料,大家認為最好吃的福建麵包括有金蓮記(茨廠街)、團圓(Reunion@ ​​Bangsar Village I)、文華(Jalan Maharajalela)、黃亞華(Jalan Alor)、新青山阿華(Pj 222)、Damansara Hokkien Mee (Damansara Uptown)以及波士頓(Jalan Kapar)。在以上提到的這幾家當中,我個人比較喜歡『團圓』的福建麵,不是因為它優雅舒適的環境,而是因為它材料新鮮、香味濃郁、鍋氣十足,最重要就是它不會太油膩!吃起來時不會滿口只有黏黏的豬油,讓人感覺噁心。當然,我說著的這一家福建麵的價錢就不能和一般大炒檔相比了,小碟- RM28.90,大碟-RM40.80,但還是老話一句:『一分錢,一分貨』。其實無論哪一家福建麵,賣什麼價錢,我覺得好的福建麵必需具備三項基本的條件:1.碳炒   2. 新鮮的豬油渣   3. 不能太濕。

話說回頭,那天之所以會在面子書上『求助』是因為我要招待一位為了福建麵而訪馬的日本朋友- 外薗佑介。我得再次強調,佑介是為了要一圓他的『福建麵夢』而老遠飛過來吉隆坡的!他對美食的瘋狂程度連我這貪吃妹都自嘆不如呢!O_o 不過,我就是喜歡像他這樣對美食有要求、有熱誠的朋友,因為和這樣的人共餐會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彼此可以聊美食聊到天南地北去。我想也沒有人會希望和那些口裡一直嚷著要減肥節食或問他/她要吃什麼都回答『隨便』的人吃飯吧!這太沒趣了!

到底佑介是如何認識大馬福建麵的呢?為何他會有那样非吃到福建麵不可的心願呢?這一切就要從『炒麵』說起了。佑介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告訴我『炒麵』歷史的人,什麼?連炒麵也有歷史?那么清湯河粉、瓦煲伊麵、辣椒板麵不就都有歷史囖? !哈哈!據佑介所說,日本的炒麵就只有一種叫Yaki Soba(焼きそば),而且這種炒麵的味道和配料自古以來就不曾改變。在日本,Yaki Soba是一種極普遍的主食,幾乎每一家餐館都有為客人提供這種炒麵,就連便利店也不例外。總之想到要吃炒麵,就一定是Yaki Soba或Yaki Udon(日式炒烏冬麵)了,沒有像我國那樣有炒麵線、炒快熟麵、炒印度麵、炒福建麵、炒生麵、炒老鼠粉、炒粿條及廣府鴛鴦等等般選擇廣泛

由於佑介好奇為何Yaki Soba的麵條只被人用來炒(注:雖然Soba的日文意思是指蕎麥麵,但Yaki Soba 用的麵條並不是蕎麥​​麵,而是一種添加了伍斯特郡醬汁的黃麵條),而沒有像其他麵條那樣有多種煮法,所以他就開始在網上搜尋關於Yaki Soba的故事,再從那裡了解炒麵的由來,最後得知炒麵的祖宗就是來自於中國的福建人。關鍵來了!福建人!炒麵是福建人『發明』的,所以對於一位炒麵愛好者的佑介而言,還沒吃過福建人炒的福建麵,又那算是吃過正宗的炒麵呢?因此,他這一趟來馬(首次)務必要吃到最原始、最道地的大馬福建麵才行!

好了,現在問題歸我了。城中有那麼多家好的福建麵,我該如何選擇是好呢? (頭痛)鑑於各種因素的考量之下,我最終選擇了大馬福建麵祖宗- 『金蓮記』,它未必是最我認為最好吃的,但它富有道地特色和歷史價值,而且重點就是創辦人-王金蓮是來自中國的福建人!所以對於一位對炒麵追根到底的人來說,『金蓮記』絕對是一個能讓他有所發現和體驗大馬飲食文化的好地方。我總不能第一次就帶他去『團圓』吃福建麵,感覺就是不對吖!>.<

午餐
時間: 1:00pm
地點:金蓮記福建麵美食館 Restoran Kim Lian Kee
點餐:招牌福建麵、廣府鴛鴦、奶油魔魚和薏米水

來自中國福建安溪的王金蓮在1927年南下馬來西亞,在吉隆坡的唐人街-茨廠街落腳,便在附近設攤擺賣家鄉麵食。最初以煮麵為主,後來因為適應東南亞熱帶氣候不得不改良,加入了一些大地魚和黑醬油粉增添香味和色澤,並且大膽的把麵湯汁收乾悶炒成濃稠半濕且烏黑的麵食,同時也將南洋特產刺激辛辣的參巴巴拉盞辣椒醬,這也是現在炒福建麵的原始版本。
金蓮記的招牌福建麵(小-MYR7)- 整體表現是有一定的水準,而且豬油渣也是新鮮香脆的,但個人还是略嫌它鍋氣不足,欠缺了一點焦香味。至於友人對這福建的評價則是:『不錯!不錯!』,其實要他給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畢竟他還沒吃過其他家的福建麵,所以在沒有比較的情況下有這樣的評價已算是很樂觀了享用福建麵之際,我也有和他聊到福建麵的材料,並告訴他 (^@^) 豬油渣就是福建麵的靈魂,沒有了它就不叫福建麵了,而他對於豬油渣這東西也感到挺新鮮的。日本人應該沒用豬油渣煮菜吧? !
除了福建麵以外,我也點了一碟廣府鴛鴦(小-MYR7),好讓佑介也可嚐一嘗廣東風味的麵食。我剛剛有提到我不是一位福建麵迷,平常都較少吃福建麵,但若說到廣府炒,我可是吃過不少,而且對它的要求也相當嚴格。雖然金蓮記的招牌菜是福建麵,但它的廣府鴛鴦一點也不遜色。蛋汁濃稠度恰到好處,材料又多又新鮮,炸米粉香脆不油膩,味道豐富誘人,正好能滿足我這小小的廣府炒迷!=^_^=
奶油墨魚(小-RM15)- 本地人稱它為『奶油蘇東』,酥脆的口感和鹹香的蛋絲讓佑介贊不絕口!我也相當喜歡這道小吃,只是我們兩人的容量都不大,所以吃到一半就放棄了。對不起墨魚〒_〒
現代的『食家』都有同一種症狀,就是邊吃邊拍照邊上傳。*^ο^*

——————————————————————————————————

經過兩小時的細嚼慢嚥後,兩人幾乎飽到走不動,但我們還是決定去喝咖啡!∩_∩ 這次我不打算帶佑介去裝潢漂亮的咖啡館喝意式咖啡(日本多得很),也不去什麼著名連鎖咖啡館喝白咖啡(太商業化了),而是帶他去一家充滿歲月痕蹟的海南咖啡店。說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都猜到是哪裡了,沒錯,就是擁有超過八十年曆史的『鎰記茶餐館』!鎰記茶餐館創始於1928年業,其創辦人劉大鎰本身是海南廚師,傳承了馬來亞海南人獨有的中西混合菜式烹調手法,目前已交由第三代李居仲打理。茶餐室除了保留著了英殖民時期的傳統風貌和口味,也留住了幾十年的絡繹人潮,無論餐具或傢俬,都是上世紀初的經典。


下午茶
時間: 3:45pm
地點:鎰記茶餐館 Kedai Makanan Yut Kee
點餐:海南Cham(咖啡+ 茶)和加央卷

這是我第一次在下午的時候來鎰記,以往都是在早上的時候來,感覺很不一樣。我喜歡這時候的鎰記,沒有擁擠的食客,沒有煩人的喧鬧聲,讓我可以靜靜地細品咖啡,享受懷舊氣氛。
(左上)下午茶的完美組合- 海南咖啡+ 傳統加央卷。加央卷的口感鬆軟,椰香味逼人。(左下)我們都一致認為這裡的海南Cham很像越南的咖啡,味道十分香濃醇厚,喝了令人齒頰留香。(右)樣貌比實際年齡還年輕的外薗佑介。


—————————————————————————————————— 


午餐吃了,咖啡也喝了,現在還能幹嘛?當然就是吃晚餐囖!這一天的確很瘋狂!與其說是飲食交流8小時,不如說是飲食馬拉松8小時會更貼切。 >_<"' 離開鎰記已是傍晚六點了,也就是塞車時間,我們在開往阿羅街的途中塞了將近兩小時,原本幾乎撐破的肚皮也開始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了。

晚餐

時間: 7:30pm
地點:黃亞華小食店Wong Ah Wah Restaurant 
點餐:上湯啦啦、燒雞翼、沙爹、炒老鼠粉、​​清炒羊角豆和涼茶


從不令我失望的上湯啦啦。
兩人的晚餐還真不少!⊙﹏⊙
佑介對於今天的晚餐相當滿意,看他那副吃燒雞翼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就知道了。

後記:

-當佑介告訴我來自於日本的海老名(​​Ebina)時,我的腦筋好像沒猶豫過一秒鐘似的,衝口就問:『你住的地方有很多蝦的嗎? 』,因為日文『海老』是『蝦』的意思,所以我猜想海老名應該是一個海港吧!誰知道他笑答:『那裡沒有蝦,也不是什麼海港,只是一個以蝦為名的城市。 』很可愛對不對?還好我們的Kuching是真的有貓,Pulau Ketam 真的可以找到螃蟹^.^。現在,每當我想起Ebina這名字時,我都會不自覺地聯想到Ebi Tempura (天婦羅蝦),而且越想就越不能自己,好討厭吖!

-給佑介的話:『Onaka Ippai!』XD

20110517

LORONG TAMAN RIVERVIEW TIMUR 夕阳无限好之住家粿汁

當我未嚟古晋之前,身邊的朋友或同事都同我講呢度冇好嘢食,當时我聽落都真係几担心咖,事关我要係度四日三夜咁多,唔通要自备干粮咁惨?好彩~ 同古晋“相处”一日之后,我發觉我的担心实在多余,因为呢度到处都係美食,無論大街或小巷都係绝佳係觅食地點,甚至乎住宅区亦不例外!:) 講紧嘅就係位于 Lorong Taman Riverview Timur 1 路的排屋粿汁,請認明係“粿汁”唔係“果汁” XD 一般上當地人都以福建話Kuay Chap嚟称呼呢個美食。 到底呢度的Kuay Chap有几巴闭?




多得Peggy的好介绍,我們先可以品尝到如此隐秘兼富有住家风味的粿汁 (Kuay Chap)及乾捞面(Kolo Mee),好開心啊!:D
一到黄昏时間,呢度已经坐满晒人,可见呢間住家粿汁得到唔少古晋人捧场。

香味扑鼻的粿汁 (Kuay Chap) 材料:大片的河粉(面粉皮),猪雜,豆腐卜及鸡蛋。湯頭:用五香(肉桂,丁香,八角,花椒,陈皮)及卤猪雜熬制而成。味道聞起嚟清香诱人,饮时香浓顺口,整体感觉上类似我們西马的肉骨茶,但实质上佢并冇添加任何药材。粿汁的肉质软而不烂,肥瘦均匀,而且略带弹性,咬劲十足,再配搭一片片软滑可口的河粉,实在係口感上的一大享受。 除做粿汁之外,呢度仲有超正的砂劳越乾捞面(Kolo Mee),佢亦都係我呢次古晋行程中食过最好味的Kolo Mee。面条爽口不再讲,最难得就係佢嘅肉碎及肉汁同面係一体咖,講白D即是呢碗面好够味,而且唔会乾,我未曾食过一碗面係咁“爽口多汁”咖~老板,可唔可以俾多碗我?:D


天空一片紫粉红色,食粿汁忽然变得很浪漫... ^^



HOUSING ESTATE KUAY CHAP & KOLO MEE 住家粿汁 & 乾捞面

ADD: 1599, Lorong Taman Riverview Timur 1, Bintawa, Kuching. OPERATION HOURS: 6-10pm

20110515

MENG KUI CAFE 正宗興化面线

酒店虽然有提供自助早餐,但好客的古晋朋友Gary話要带我哋去試當地的早餐-興化面线,我聴到當然赞不绝口啦~ XD 用餐地點距离酒店唔远,一上车,转几个弯就到咗!

其实古晋只係一個小城市,去邊都唔驶十五分鐘,对吉隆坡人嚟讲係“非常近”,但对古晋人嚟讲就有啲远,就连停顿在红绿燈三分鐘佢哋都話塞车,哈哈哈~ 我开始羡慕古晋人悠悠自在,不受繁忙交通影响的生活方式,試問我哋吉隆坡人每日花几多时間系路上? 唉~可悲!





位于Abell Road 的茗贵茶餐室以美味道地及興化面食出名,所以嚟呢度你可以一次过试齐所有古晋的面食,例如话Kolo Mee,番茄炒面,番茄炒饭,福州面,興化面线,興化手打面等等。 砂捞越的代表作-干捞面Kolo Mee ,我一食就上瘾!所以几乎接落嚟的几日我都吵著話要食Kolo Mee,最终呢個四日三夜的古晋之行我就试咗三個唔同地方,唔同口感的Kolo Mee,真係走都走得心息啲,嘻嘻~ 以上呢碗出自茗贵茶餐室的Kolo Mee (RM3.00) 係我人生中第一碗Kolo Mee (第一次拜訪砂劳越),所以对佢的期望亦自然提高,話晒都聴人过甘多年,但一日未食过都唔会体验到有几好味,噢~原来真係好好好味咖!:D 點解一碗普通的干捞面会俘虏每一個砂劳越人的心?秘诀好简单,就係面条!Kolo Mee的面条同云吞面完全唔一样,佢望落有啲似即食面的形状但弹性十足,口感一流!然后配上适量的肉碎,炸葱,青葱,叉烧及简单调味料,一碗美味的Kolo Mee就此完成。"Less is more" 真係唔係人人都做的到,好多厨师或食客都以为越多料就越好,乜都加晒落碗嘢度,最后美食不成,变成垃圾!我好庆幸可以係古晋品尝到一碗甘正宗,原味同高水准的Kolo Mee。= )

我对興化面线的喜爱层度可谓一见锺情!(绝对冇夸张)先論卖相,我俾佢满分,因为就算你係吉隆坡俾二十蚊都未必能食到咁靓咁丰富的面线,更何况佢只卖RM4.50! 材料虽简单但极度新鲜,有鲜甜的中蝦,肥厚鱼肉,切丝煎蛋,冬菇丝,鸡肉,紫菜,青葱,青菜同埋花生粒,而且分量充足。面线味道较为清淡,好似只有少许酱油加胡椒粉的味道,不过配合其他材料一齐食就啱啱好。唯一遗憾就係呢個面线有D干,如果多些少汁会更好,建议享用时加番几羹清湯就完美啦!
人人一碗興化面线!:D 好过瘾!
古晋的传统奶茶就如杯上的标志一样,掂啊!

在面线上加少许砂劳越胡椒粉会更好味咖!:)

興化炒手打面(RM6.00)- 手工面条形状如同乌冬面,质感软滑,而且容易咬断,唔会令人有难消化的感觉。材料类似興化面线,有鲜蝦,鸡蛋,紫菜,冬菇,鱼肉及蔬菜,而且分量大方,绝对物超所值。我個人相當喜爱佢嘅味道,清淡得嚟带點锅气,最重要就係佢一D都唔油腻,食完之后都冇半點内疚,哈哈!

興化面线特写,我再一次流口水 ~~~ XD 我誓要返嚟古晋多食多一次kolo面同興化面线!

我唔单止第一次食興化面线,興化手工面,亦係第一次食番茄河 (RM4.50)。=) 番茄河亦称为番茄粿条或Tomato Kuay Teow,煮法类似滑蛋河,主要特色當然係由番茄煮成的芡汁,再加上鱼饼,肉丸,鲜蝦及蔬菜等材料炮制而成。睇样好似令人难接受,可能颜色的关系,但原来非常美味咖!味道比羅宋湯稍微酸,感觉就好似饮冬蔭湯般醒胃,但又唔会好似冬蔭咁辣咁伤胃,而且营养价值高,所以相當适合健康饮食主义者。^^

邊食邊倾...呢次古晋之行不得不多谢Gary的贵宾式招待,全靠佢我地先可以食到咁多隐秘的道地美食。:D




MENG KUI CAFE 茗贵茶餐室

ADD: Abell Road, 93050 Kuching, Sarawak.

OPERATION HOURS: Mon-Sat 7am-2pm

20100718

SWEET POTATO NOODLE 蒲种檏苑飘福建薯粉香

如果你曾经有係吉隆坡食过福建炒薯粉,甘你好有可能去过檏苑!因为无几多个地方可以食到呢个传统福建美食。老字号檏苑其实早在28年前就係旧吧生路营业,係一间位于崇文小学旁边巷的简陋小木屋,地点隐秘,鲜为人知。但係就凭住炒薯粉及炒白粿呢两个福建美食,炒下炒下炒出个名堂,顾客亦都越来越多。
经过多年打滚,檏苑终于係今年六月开第一间正正式式的餐馆,仲係开在人流旺、美食多的蒲种,相信生意好快就更上一层楼。其实我真係好羡慕蒲种D朋友,可以住係一个美食天堂,日日有靓嘢食~:D


口感软滑的招牌福建炒薯粉,独特香味令人难忘。

包住大量麦片炸成的麦香鸡,粒粒香脆,口感一流。

想食传统福建美食,就嚟檏苑小食馆啦!
-

RESTORAN PU YUAN 檏苑小食馆
ADD: NO.6, Jalan Kenari 18A, Bandar Puchong Jaya, 47100 Puchong.
(same row as Kung Fu Pan Mee)

OLD KLANG ROAD:
112, Batu 4 1/2,Jalan Klang Lama,58000 Kuala Lumpur,Malaysia.
TEL : 03.7982.4410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Estica ALL RIGHTS RESERVED © - Powered by Blogger